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    arrow right
    arrow right
    关闭

    桐乡耀华HKDSE课程第一期 | 什么是MOI?

    微信精彩文章

    2025 年 04 月 21 日

    14 : 16

    • 什么是MOI呢?这跟DSE课程又有什么关系呢?

       

      MOI指的是medium of instruction,即教学语言。香港曾由英国管治,官方语言都是英语,教学语言更是以英语为主,即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(EMI)。在回归前,大部分学校都是英语教学(EMI学校),虽然也有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学校,即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(CMI)学校,但毕竟相对来是少数。

       

      香港学生的英语能力真的非常好,都可以用全英语学习吗?

       

      事实上,在回归前,很多学校都是“英书中教”,教师以中文授课,学生的课本、考评则以英文为主。这情况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。正面来说,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多了,但负面的是学生因语言的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。

       

      回归后,香港教育局对教学语言(MOI)政策有很大的调整,要求学校一刀切处理教学语言。如果是英文中学就全英文教学,不能再“英书中教”了(英语教学EMI占当时整体中学大概25%)。而其他学校则要全中文授课,包括课本、课堂语言及考评语言等。

       

      桐乡耀华HKDSE 

      不是EMI也不是CMI, 

      是双语(Bilingual)

      为什么?

       

      使用什么语言来学习不要一刀切,譬如在香港,2024年香港高考中,有大约30%的考生以中文修读科学类的学科,例如生物、物理等。在文科科目中,如地理、世史等,大约50%以上的考生以中文作答。教学语言要弹性处理,不能全都是英语或者全都是中文。在桐乡耀华,我们会按学生的能力、学习进程及科目的特性而选择适当的教学语言。

       

      对于教学语言,家长常有一个误区。假如孩子以中文应试,会不会相比以英文应试的考生稍逊,哪管成绩一样,大学都会先考虑以英文应试的学生呢?其实,大学收生只考虑学生的学科的成绩,不会看学生以何种语言作答。成绩单上只显示学生所获得的成绩,所以家长和考生实在不用担心或纠结使用英文或者中文作答。

       

      有关衔接问题,有家长担心学生因在高中时不习惯用英文学习,升上大学时学习可能跟不上进度。这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思考:

      • 如果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未能考获理想成绩,根本就进不了大学,何来衔接问题。
      • 另外,学生报考大学时可以选择自已喜欢的专业,不论学习动机及能力都有所提升,用外语学习的困难会更容易克服。

       

      所以桐乡耀华的DSE班是双语(Bilingual), 学校会评估学生应该用何种语言学习,弹性处理教学语言问题。而桐乡耀华的老师更是都能双语教学,能无缝切换于两种语言进行教学。

       

      作为一所国际教育学校,英语纷围非常好,学校整个教师团队中,外教占50%,日常学生和外教有很多很好的互动,譬如在体育课,文化艺术课或者日常的沟通中。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,在沉浸的环境中(Immersion Environment)学习和练习英语,这比单单在课堂上用英语学习来得更有效。

       

      另一方面,在教学语言上更是采用双语教学模式,按学生能力,进度、科目特性而采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教学,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点,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学习。这不单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,更有助于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,入读理想的大学。